啤酒行业价值分析,看这篇就够了
目录
1. 啤酒行业发展百科和生产工艺流程
1.1 啤酒行业发展百科
1.2 啤酒产量以及增速
1.3 啤酒头部厂商矩阵
2. 商业模式和收入模式
2.1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2.2供给分析
2.3 需求分析
2.4 销售渠道
3. 啤酒行业估值和全球龙头企业
3.1 国内啤酒行业估值
3.2 各国家和各地区人均啤酒消费量对比
3.3 全球啤酒龙头企业对比
4.未来行业展望
4.1 国内啤酒行业盈利能力有提升空间
5.资料来源
1. 啤酒行业发展百科和生产工艺流程
1.1 啤酒行业发展百科
啤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酒类之一,另外两个是葡萄酒和黄酒。啤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8000 年前,几乎和大麦等谷物起源时间相同。啤酒也是继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十九世纪 80 年代传入中国,至今经历了 130 多年发展,长期为国人 所青睐。早期,国内由于工业化程度低并无法大规模生产啤酒,几个啤酒厂都是外国人 建造的。1900年,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啤酒厂。 2002 年,中国啤酒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市场。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国内出现大量兼并收购,各厂商不仅维持以量为纲的 发展策略,更是将扩张市场及销售区域、提升市占率作为发展宗旨。2005 年前,基本形成了华润、百威、青啤、燕京和嘉士伯割据拉锯的局面。 2013 年,中国啤酒产量达到历史高点。 2013 年后,我国啤酒行业面临严重的下行压力,产销量连年减少、利润率也 持续低迷。啤酒行业出现连续 3-4 年下滑。这一态势标志着啤酒行业前期大幅扩 张、抢夺市场份额的发展阶段步入尾声,企业纷纷进军中高端产品、提升销售利润与生产效率的发展新阶段已悄然到来。
1.2 啤酒产量以及增速
根据我国啤酒产量、增速变化、市场集中度及毛利率的变化,我们大致将行业发展分为3个阶段:新生导入期:1958~1978年,增长迅速,20年内产量翻了6.7倍,年复合增长9.95%,但整体消费量小,至1978年产量仅为40万千升,人均消费量仅0.42L/年。快速增长期:1979~1999年,80年代我国啤酒行业经历一波爆发式增长,90年代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高增速。这21年里我国啤酒产量增长了52.5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75%。但这一时期我国啤酒行业相当分散,1999年行业龙头青岛啤酒的市场占有率也仅为4.8%。低速增长期:2000年至今,增速逐渐放缓,2000~2012年复合增长为6.74%。总量持续增加,2002年产量超越美国后10年来一直稳居全球第一,2006年人均消费量开始超越全球平均水平,至2012年人均消费量达36.2L/年。随着增速的放缓以及外资的介入,行业内竞争开始加剧,行业毛利率持续下滑,兼并收购进入高潮,整合加速,CR4从20.3%大幅提升至62.6%。
1.3 啤酒头部厂商矩阵
2. 商业模式和收入模式
2.1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2.2供给分析
由于啤酒的主要原材料是麦芽,因此大麦的产量和啤酒的产量具有很强的相关联性。国内吨酒价格偏低,啤酒行业已经开始通过产品升级提高利润率。我国吨酒价格严重偏低,仍有足够的提价空间:截至2012年青岛、燕京、雪花的吨酒价格分别为3263元/吨、2413元/吨、2300元/吨,相比国外啤酒行业5000-8000元/吨的吨酒价格区间,我国吨酒价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消费品中,不论可选品的白酒、葡萄酒还是大众品的乳制品、肉制品,乃至服装、电子产品等,国内价格实际上已经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由此啤酒价格的洼地凸显。国内啤酒厂商通过产品升级提升吨酒价格的趋势毋庸置疑,行业整体毛利率走高是大概率事件。13年以来,各大啤酒企业纷纷加速产品升级,不断推出中高端新品:如雪花啤酒主推“纯生(金标银标)”,青岛啤酒力推“奥古特”,珠江啤酒拟推“雪堡”等,随着啤酒行业产品升级的加快,国内吨酒价格增长、利润率提升指日可待。
2.3 需求分析
啤酒作为非必须的大众快速消费品,需求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密切相关。通过对全球2006-2011年消费量排名均居于前25国家的啤酒消费量分析,我们发现消费量与人口数量及GDP显着正相关。从人口因素来看,目前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达36.2L/年,与消费习惯相近的日本(43.8L/年)和韩国(37.2L/年)差异已经不大,提升空间相对有限。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2012年更是近十年来GDP增速首次跌破8%,但中国仍旧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未来几年经济增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2.4 销售渠道
3. 啤酒行业估值和全球龙头企业
3.1 国内啤酒行业估值
相比于其他酒类,啤酒行业的总市值目前还是属于小市值,并根据以上分析啤酒行业的发展空间极大。
3.2 各国家和各地区人均啤酒消费量对比
3.3 全球啤酒龙头企业对比
百威英博: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啤酒公司,旗下经营的品牌超过300个,总部位于比利时,是全球第三大消费品公司。核心的啤酒品牌主要有百威、时代、科罗娜。其中百威啤酒是从1876年开始投放市场的,至今已经有超过140年历史。前两年集团以千亿美元,拿下了全球第二大啤酒生产商SAB米勒,成为全球啤酒行业绝对的龙头企业。英博(Inbev)创立于1366年,是全球第一大啤酒公司,总部设在比利时的Leuven。英博集团的经营策略是透过自身增长、世界级的经营效率、目标性的收购行动,以及顾客至上的精神,在全球各主要啤酒市场建立领先的地位,强化其坚固的地方化平台。英博集团拥有逾200个品牌,包括时代(Stella Artois)、Brahma、贝克(Beck's)、Leffe、Hoegaarden、Staropramen和巴斯(Bass)。公司雇用约七万名员工,业务遍及美洲、欧洲和亚太区30多个国家
嘉士伯集团:嘉士伯(Carlsberg)是世界第四大酿酒集团,于1847年创立,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同时嘉士伯也是该公司主要的啤酒品牌。嘉士伯集团主要业务为啤酒和软饮料的生产与销售,在43个国家和地区有67个酿酒厂,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都常说的嘉士伯实际上一般是指该公司的这种产品。它是一种德国风味的比尔森啤酒,创始于1904年。简称绿嘉。冰纯嘉士伯(Carlsberg Chill)是嘉士伯公司最新的品牌, 并于2004年8月上市, 主要面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销售。冰纯嘉士伯味道冰爽清纯,极易入喉,配以极富时代感的流线型瓶身,极受年轻人所喜爱。简称冰嘉。主要赞助音乐活动。
4.未来行业展望
4.1 国内啤酒行业盈利能力有提升空间
我国啤酒零售均价低于世界平均。我国啤酒吨价(零售口径)仅为日本、韩
国的三分之一,出厂吨价与国际品牌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当前国内啤酒行业出厂
价口径的吨价不到 3000 元/千升,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日本吨酒价格超过 10000
元/千升。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升级的拉动,啤酒价格有较
大提升空间。我国啤酒行业整体吨价低的一大原因是低端啤酒占比较高。我国目前主导的
是经济型啤酒,销量占到了总销量的六至七成,占比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产品结构集中于经济型啤酒,也使得我国啤酒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在需求端提出了新诉求及客观条件的推动下,近年来啤酒行业主要玩家均加速了产品高端化的步伐。
在近年来行业整体消费量持续走低但成本却逐渐走高的大背 景下,各厂商所面对的囚徒困境使得各自在价格层面不主动求变是上策,即成本压力使得过去 的低价营销策略不再行得通,但直接提价进而可能因此丧失市场份额的策略也不可接受。因此,在两难情况下,依靠低价竞争撬动竞争对手优势市场份额的难度逐渐加大,巩固自身优势市场份 额的成本收益比更高,因此各龙头逐渐减少劣势市场投入,聚焦精力深耕优势市场。目前看,尽管百威在高端啤酒市场一枝独秀,但是其仅在黑龙江、吉林、福建及江西处于寡头垄断地位(市占率大于 40%),同时华润、青啤、嘉士伯及燕京分别拥有 9/5/3/3 个优势省级市场;基于此,在各大玩家于各自优势基地市场持续加码发力高端化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以未来 5-10年的长周期来看,我国高端啤酒市场百威一骑绝尘的局面有被逐渐打破的可能性。
作者:资产信息网